当前位置:微站新闻网 >> 教育 >> 文章正文

中小学统编语文教材主要教什么?

发布于:2021-07-10 被浏览:3662次

2012年

教育部对义务教育阶段包括语文在内的三科教材实行“统一编写、统一审核、统一使用”。

2017年秋

统编教材在全国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投入使用。同年,普通高中三科教材统编工作正式启动。

2019年秋

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山东、海南、辽宁6个省市的高中起始年级率先使用统编教材。

01

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

1300多年前,唐代吐鲁番高昌地区的12岁学生卜天寿,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——抄写《论语》。

可以看出,在卜天寿所生活的唐代,以儒家经典为主的汉字文化启蒙教育,已经在西域广泛推行。

如今,学写汉字,诵读儒家经典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仍在传承。

翻开统编语文小学和中学教材,依然能看到从《论语》中选取的名句,培养学生品读文化经典,汲取古代思想精华。

仲呈祥

国家教材委委员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、书记处书记:

从文化传承的意义上说,语文学习是必不可少的,是奠定基础的。

自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颁布以来,小学语文教材多采用先学拼音后识字的编排方式。统编语文教材改变以往惯例,小学一年级先识字后教拼音,强调了汉字在语文学习中的首要地位

从三年级开始,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在每学期的都安排了浅易的文言文,如《司马光》《守株待兔》《精卫填海》等。这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如何呢?

温儒敏

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总主编 北京大学教授:

文言文放在小学里面,不一定要求孩子们都能够记得住或解释。对文言文那种韵味、那种感觉有个粗略的印象,就可以了。

统编语文教材大幅提高了古诗文在课文中的比重

小学一至六年级课文中,共有一百余篇古诗文。

初高中课文中的古诗文占比达到了近一半,且体裁丰富多样,这是统编语文教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举措。

02

加强革命文化教育

百年来,中国共产党在不懈奋斗中形成的革命传统,是全民族珍贵的精神财富,需要代代传承。

1950年10月,应朝鲜政府请求,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,开始了“抗美援朝,保家卫国”的正义之战。

作家魏巍在随军采访后,满怀深情地撰写了战地通讯《谁是最可爱的人》。这篇文章于1951年4月11日在《人民日报》刊登后,迅速传遍大江南北,引起强烈反响与共鸣。

《谁是最可爱的人》也被选入了七年级统编语文教材。

王湛

国家教材委委员 教育部原副部长:

革命文化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语文学习的主体。通过语文学习方能了解、传承、弘扬这三种文化。

统编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体现了革命传统教育,有毛泽东的《七律·长征》《沁园春·雪》《为人民服务》《纪念白求恩》和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》,有展现革命精神伟大力量的《梅岭三章》《狼牙山五壮士》《黄继光》。

教材还选入了十多篇鲁迅的经典文章,如《拿来主义》《祝福》《记念刘和珍君》等。

03

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

中学阶段是形成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。语文教材中引入功勋模范、先进人物事迹,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、使命意识和探索精神。

袁隆平,“杂交水稻之父”、中国工程院院士、“共和国勋章”获得者,他怀着“禾下乘凉梦”,半个世纪致力于水稻研究,为我国粮食安全、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巨大贡献。

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,编进了《喜看稻菽千重浪——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》一文,深度讲述了袁隆平科研背后的故事。

统编语文教材还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科学思维。

2018年,全国初中一年级学生都在统编语文教材中,学到了根据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改编的课文《带上她的眼睛》。这也是刘慈欣的作品首次被选入语文教材。

对于热爱科幻文学、想要成为科幻作家的青少年,刘慈欣提出了两个必备素质。

刘慈欣 科幻小说作家:

一个是阅历,有一定阅历才能写出文学作品。第二个是对宇宙的好奇,这体现为对我们无法到达的时间和空间的想象力。

阅读,是青少年增长阅历的有效途径。在节目中,作家毕淑敏对家长、老师和青少年提出了阅读方面的建议。

毕淑敏 作家:

家长和老师不要把阅读变成一件苦差事。少年时代还是要去读一点名著,因为名著不但经过了辽阔地域间的传递,还经过了时间的淘洗,它们是更有生命力的。

统编语文教材尤其注重课外阅读。小学教材安排了《快乐读书吧》《和大人一起读》,初中设有《名著导读》《课外古诗词诵读》等栏目。

同时,教材还将口语交际和习作能力的培养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,努力改变“重阅读轻写作”的状况。

来源 | CCTV国家记忆